数日之后,姬昊坐在案前,提笔写下详细的战报。他将这场激烈的战事经过一一记录下来。
同时,对于如何妥善对待这些流离失所的流民,他也在战报中作了详尽阐述,并恳请国内能多多支援粮食,以确保大军和赈济流民所需。
秦国,咸阳章台宫
姬昊的战报很快就出现在嬴政的手中,嬴政看到战报上写的内容,心情大好。
立即召见了江川,共同商讨如何能够更好地安置这批数量众多的流民,以及怎样借助这次机会彻底收服赵国人民的心,从而实现灭赵。
江川轻轻放下手中姬昊传来的战报,缓缓开口:“大王,如今民心已动,臣以为赵国流民众多,若集中于一处,恐将来生变,臣以为可将流民打散,以百人为单位引至我秦国境内,妥善安置!”
“再选拔一些师者前往六国流民集中之所,教导六国流民的孩童,部分聪慧孩童,送入大秦学府学习我大秦文化,优秀者入我大秦为官,如此以来一两代人便可收六国之民心,化六国之人为我秦人!”
“另可派遣官员前往撩杨城,鼓励我秦人前往撩杨开垦荒地,许以未来安居乐业之所。”
嬴政听了江川的话,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赞赏:“此计甚好。然寡人亦有所虑,这大批流民引入秦国,安置之处与所需物资亦是难题。”
江川恭敬地回道:“大王,大渠已成,我大秦可选之地甚多,安置百万之民不成问题,至于物资,可令各地官府征集一部分,再从国库存粮拨调适量补充。”
嬴政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道:“准奏。不过还要叮嘱下去,务必保证流民途中安全与到达后的温饱。”江川应诺。
嬴政接着又道:“教化流民子弟之事,川,你可有合适人选担为师者?”
江川略作思考:“大王,此事理当由育部负责,现任育部尚书张苍,荀子之高徒,集法儒两家之大成,且张苍善新学,犹善数术,才学渊博,由他主持选派人员之事最为妥当。”
嬴政眼睛一亮:“嗯,张苍的确合适。传寡人旨意,就照此施行。”
江川再拜:“大王圣明,如此一来,赵国乃至其他五国之人定会对大秦感恩戴德,届时大秦揽六国子民入怀,六国之王不攻自破矣!”
江川得到旨意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直往张苍的府邸前。
门房见来人是江川,赶忙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张苍便亲自迎了出来。
两人见面后,江川面色凝重,向张苍转达了嬴政的旨意。张苍听完,脸色一变,随即跪地叩头,高声说道:“大王圣明!微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大王所托!”
江川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拍了拍张苍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张尚书,此事意义重大,乃是收服六国人心的关键之举,万万不可出现差错。大王对此事极为重视,这不单单关系到那些流民子弟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我大秦未来的根基稳固与否。”
张苍缓缓站起身来,抬起头直视着江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朗声道:
“丞相大人请放心,自从吾师从恩师以来,从未曾中断过对学问的研习。我深知教育感化之力无穷无尽,这些六国的流民子弟就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一般,只要悉心教导、精心培育,日后必定能够成为我大秦的栋梁之才!”
江川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道:“如此甚好。不过,这选派师者一事也非同小可,不知张尚书可有合适的人选?另外,您打算何时着手开展此项工作呢?””
张苍略作思索:“回丞相大人,明日下官即召集各方贤达之士商议,选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者前往流民之所。”
“至于副手,下官拟选用毛亨与浮丘伯,不知丞相大人以为如何。”
江川笑道:“哈哈,二人皆与你一样为荀子高徒,如此甚好。张尚书办事,果然雷厉风行。”说罢,江川转身离去。
张苍望着江川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这是大秦统一天下的长远之计,我定不负大王与丞相所托。”随后,张苍匆匆走出书房,到育部大堂找两位师兄弟商议此事。
撩杨那边,秦国支援的大批粮草迅速涌进了撩杨城。姬昊接到旨意后,不敢有片刻耽搁,立刻心急火燎地找到了赵佗。
只见姬昊一脸严肃,目光紧紧锁定着赵佗,郑重其事地说道:“赵佗,大王的旨意已经下达下来了,我们现在需要把那些流民打散,并引导他们进入我国境内妥善安置。”
“而且,还要专门派遣人员去教导这些流民的孩子们读书识字、明理懂事。这件事情至关重要,必须慎之又慎!”
赵佗听闻此言,心中也是一凛,他深知此事责任重大。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双手抱拳,挺直身子,声音洪亮地回应道:“上将军请放心,末将必定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定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姬昊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若有所思地开口问道:“此次前来的流民数量众多,如果想要将他们有条不紊地打散并送往全国各地”
“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准地统计出具体的人数。这件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差错,不知道你对此有没有什么好的计策或者想法呢?”
赵佗略微思索了一番,随即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上将军所言极是,人数统计确实是重中之重。依末将之见,我们可以从各个营地当中挑选一些做事精细的人出来,组成若干小队。”
“让这些小队挨家挨户地进行详细清点。仔细记录下每户人家的人口以及他们原籍。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确保人数准确性,也有利于后续对流民们进行有效的安置。”
姬昊赞同:“嗯,此计甚好。还有,这流民迁移途中,衣食住行皆需保障,不可让他们受冻挨饿。”
“先前分粮之事,你办的就不错,此次还是你和白泊负责此事,切莫大意!”
赵佗回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会安排妥当,干粮饮水也会充足供应。”
姬昊拍了拍赵佗的肩膀:“好,即刻行动,莫负大王厚望。”
说完,二人各自忙碌开来,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事务。
流民们得知可以拥有土地耕种,更是对大秦充满感激,不少已经孤身一人的流民不愿返秦种地,反倒是强烈要求加入秦军,纷纷嚎叫着要活捉赵王!
随着流民安置事务有序进行,赵佗和白泊带着干粮饮水等物资,引领着流民们踏上前往秦国的路途。一路上虽艰辛,但因为准备充分,并未出现太大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