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众大军的存粮不多,司马南光领兵截住北边之后,更是堵住了一批新粮的运入,目前大营内部的粮食,还能坚持不到5天。
李众在得知北边骑兵军队全撤之后,瞬间陷入了极大的煎熬中,他没有办法向那些亲卫和大头兵说清楚为什么不能撤,退了会有什么风险?
人往往是短视的,也是多疑的。
况且,粮食已经不太够了,要怎么弄呢?李众赶紧掐住这个思路,他自己都有侥幸心理了,他自己都想撤了。
当天下午,太阳西垂,天地间的温度没有那么高了。
韩信点兵两万余,开始向李众的大营逼近,不到五里的距离很快越过,这些人也不进攻,而是摆开阵势后开始进行土木作业。
这是要反包围大营?
李众看的有些气愤,“擂鼓! 他们太放肆了,本都尉亲自带人冲一波!”
挖掘壕沟、摆放拒马的位置就在大营前四百米,李众命人打开辕门,亲自领着千余人出阵。
看到敌军出现动向,韩信随即下达命令,旗语变化,五千名士兵继续挖掘,身后又有5000人列阵向前,他们越过拒马,顺着准备好的缺口涌入,在沟壑的前方列好阵型。
李众部人少,也占了先手,他们更快成军,随后擂鼓,快速前进,意图打秦军一个立足不稳。
“冲!把他们赶回去!”李众越众而出,领着大家上前,带起大伙儿激情后却又刻意慢了几步,缩在了队伍中间部分。
李众部嗷嗷叫的冲了过来,400米的距离就算不是无甲冲锋,也用不了3分钟,很快就能过来。
可韩信早就布好了1800张蹶张弩在等着,沟壑后方,在李众等人冲进200米内时,前方秦军依旧不动,后方的弩手们则扣动了扳机。
“嗡!”
密集的弩箭瞬间遮蔽了天空,李众听到声音时就止步蹲下,并有亲兵拿起盾牌挡在头顶,将他护卫住。
其他人光顾着热血上涌,没有反应过来。
“啊!”
“我的腿!我的腿!”
一轮箭雨后,一百七十人死亡,三百余人受伤,他们站的太密集了。
“呜~!”苍凉的号角声吹响,秦军士兵长戟平放,横推而去。
短一接阵,松散的部伍和极少的人数就暴露出了巨大的问题,他们每个人都要面对三四杆长枪,人数优势构成了碾压。
“铛铛铛。”大营传出鸣金声,李众带人向后退去。
“咚咚咚!”听到鸣金声,韩信立刻下令追击,秦军擂响战鼓。
“咻咻咻!”
“嗡!”
三百名弩手和两百名弓手尽力做出接应,他们的箭矢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秦军的追击节奏,但杀伤极为有限。
李众进营后,吼道:“关门,快关营门!”
两百人被抛下,营门成功关闭。
“姓李的你生孩子没屁眼!”
面对同袍的谩骂,李众唾面自干,沉静地安排防御。
秦军开始尝试强攻大营,后方部分弩手也跟了过来,一千名弩手列队,他们做出了实际支援,尝试压制敌军。
“嗡!”
“嗡!”
“嗡!”
连着数轮箭雨,保持着巨大的压制力,但李众抓住空档,调兵遣将,鏖战两刻钟后,攻入大营的秦军渐渐被赶了出来。
“铛铛铛。”秦军退下,抛下数百具尸体。
面对失败,韩信面不改色,他命人收拢尸身,治疗伤兵,统计情况,并特令前方继续作业。
夜幕落下时,大营向东的壕沟已经基本挖全了,防守反击中秦军折损了八百多人。
对方刚开始有溃退,损伤应该略高,事实也正如此,差点被攻入大营彻底击溃的李众听着汇报,脸色一阵白一阵红,他们白天阵亡了一千出头的人数。
韩信接见了百余名负伤的俘虏,他命医官一视同仁,给粮给药。
又当众讲道:“二世皇帝登基以来,所行所为皆是善举,无有暴虐之动,今年天降灾祸,我们身为同胞本应当同甘共苦,共克时艰,你们却听信小人挑唆,行悖逆之举,其行该杀!”
“我本想将尔等尽数坑杀,然陛下仁慈,君上命吾平定北方时,特传口谕,天音言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命君平定各地,真乃无奈之举,汝可诛罪首,却不应当乱杀无辜。”
“因此,本将军所到之处,谨守军纪,约束士官,尽量不侵扰当地百姓,也因此,本将军愿意厚待尔等,更因此,本将军撤掉了北边的包围,放你们归家。汝等现在,明白陛下的劳苦用心了吗?”
众人不管是不是演的,能动弹的都站起来行了一礼,“陛下仁慈,将军良善,我等拜谢大恩。”
“唉,我韩信出身贫寒,明白你们的心情,能好好耕耘,谁又愿意叛乱呢?将陛下散向四方的圣旨拿过来,给他们读读,这都是名布天下的诏谕,做不得假。”
韩信打完感情牌,又道:“伤重的好好休养,秦军养着你,伤轻的用上药草,吃上一顿饱饭,睡一觉,明日归营吧。”
“将军真要放了我们?”一个断掉三根手指的男人问道。
“当然了,留你做什么?修长城?力役早都停了,你又不是不知晓。”
“何况,本将军能击败你们一次,就能击败你们第二次,大秦无敌于天下,怎么可能惧怕叛乱呢?回去之后劝劝你们将军,散兵卸甲,归于乡间吧。”
韩信语罢,转身离开。
士兵们听着文吏宣读着今年及以后的减税政策,吃着嘴里的粟米饭,五味杂陈。
第二日,六十余名士兵被放还,他们脱掉上衣、没有拿任何武器,向营寨走去。
李众本不愿理,甚至想要放箭驱逐,却始终下达不了命令,前营士兵们与降兵商讨一会儿后,居然有人私开营门,放人进了大营。
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弟弟,而且这批人人数少,且都是熟面孔,不可能是负责夺门的秦军敢死队。
李众得知后气急,命人将开门者重鞭三十,但也只能到此为止,他不敢下杀手。因为此刻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对于军队的控制力在急剧下降,有些命令无法有效传达了。
在之后的几天里,谣言像飓风一样在营内传递,众人归家的心情达到了顶峰,厌战情绪在蔓延。
这支军队到目前已经折损了1\/5,这代表着每一个人都有认识的人死去了,这对于军心和士气是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在围困和秦人的各种手段下,更被彰显出来。
这一现象在北方传来新的消息后被彻底击溃,司马南光所率领的3000马队再一次击穿了运粮队伍,并将粮食当着大营守卫的面进行了焚烧,还向营内高喊:
“别撑着了,你们还有多少粮食我们将军心里有数,走吧,我们不会追击,回家去吧!”
当天夜里,数十人集体逼宫,面对一众携弓带甲的亲兵,李众无奈,传令拔营北撤,连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