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俊分兵四方,接连拔下城镇,整个邯郸郡的中南部全部投降了,曾经刚硬无比的赵人,此刻都宣布再次易帜。
或许,赵地的硬汉都死在了长平战场吧。
仲夏,气温很奇怪的居然降低了一点。
趁着今天良好的天气,秦军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攻城器械。
其中有个比较神奇的物品,是胡亥闲来无事,指导军中工匠制作的投石车,但是投的距离特别近,威慑力大于实际作用吧。
胡亥并不知道投石机的具体构造和详细制作历史,他只是将一些原理和想法给了工匠,虽然没有上什么压力,但随军匠人表示:不要小看九族的羁绊啊!
当然,积极性和压力只会带来促进效果,不可能无中生有。
之所以能做出来,是因为早就有了原型。
据《汉书·甘延寿传》注引《范蠡兵法》记载,当时的投石机“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
投石机准确来讲,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不过那时候的他比较鸡肋,投的石块重量很轻,又很笨重。
在战场的表现上,远不如用同样精力去制造的弩车、重弩、强弩、臂弩。
秦军制造出来的这款战车,可抛射十公斤重的石头,射程将近一百五十米。
目前秦军兵力占优,在强弩重箭的掩护下,投石机勉强算个配置兵种吧,虽然还是有点儿鸡肋。
但不管如何,今天要开始进攻了。
“咚咚咚咚咚!”战鼓擂响。
秦军要尽可能发挥兵力优势,于是他们铺开了三面墙,同时堆上将近两万的兵力,全线展开进攻。
攻城车、跑车、云梯等各类重型机械缓缓上前,比他们更快的是各类重型弩机,他们先行开始压制。
由上千人组建的四百床弩队伍,开始上弦,他们动作很快,因为队伍基本没动,他们的射程足足有七百二十米。
而秦军队伍就停在距离城池850米开外,这里不可能受到任何武器的袭扰,最强的弓箭手也射不到这里。
“嗡!”
强弓重弩抛向城头,城上全部躲避,他们目前也做不了什么。
“嗡!”
床弩又一次发射,在床弩的压制下,弓弩队伍和推着云梯的队伍逐渐逼近城墙。
蹶张弩的方阵首先停下,这个时候,城头上已经开始有了陆陆续续的反击,四百张床弩无法彻底压制巨大的邯郸城。
他们意识到了秦军的动作,试图打散弩手的阵型,可是因为距离较远,没有体系化制度能力作为后勤保障的赵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强弩手队伍。
零零散散的攻击,叮了几下方阵,白色的羽毛定在了攻城车上,自顾自的震颤着,阻击几乎无有效果。
蹶张弩阵型的士兵们在民夫辅兵的帮助下上弦,令旗挥舞,“放!”
“嗡!”
数千支弩箭化作流星雨,带着死亡的气息,散布在了赵军士兵的头上,一时间头也抬不起来。
就在这片开始阴沉的天幕之下,秦军步兵也开始行进,他们如同黑色洪流一般的军队正汹涌澎湃地向着邯郸城墙席卷而来。
军士们步伐整齐有力,每一步都震得大地微微颤动,好似沉闷的鼓点。
“反击!反击!”赵军负责指挥的都尉大吼着,秦军的攻城器械接近了。
他们快速组织起了千余名弓手和弩手,在100米的射程范围内自由射击,进行压制。
箭矢如骤雨般密集地向推着攻城器械的队伍射来,“噗噗噗”的声音接连响起,一支支利箭深深没入木头之中。
箭尾的羽毛因巨大的冲击力而剧烈震颤,仿佛一群受惊的鸟儿在拼命抖动着翅膀,在空气中发出细微的“簌簌”声,久久未息。
“呜~~!”
伴随着激昂的号角声响彻云霄,数百架云梯在同一时间高高竖起,宛如一片密密麻麻的森林,显然,战争机器的脚步并没有被拖延太久。
那些锋利的铁钩犹如猛兽的獠牙,深深地咬进了夯土筑就的城墙缝隙之中,牢牢地固定住云梯。
与此同时,攻城塔的秦军弩手们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落差劣势,他们迅速调整好射击角度,毫不犹豫地将如雨般密集的箭矢倾洒向城头之上。
一时之间,箭雨遮天蔽日,呼啸着划过天际,狠狠地压制住了赵军的守城士卒,迫使他们只能蜷缩在垛口之后,不敢轻易露头。
“咚!”
突然,一声如同闷雷滚滚般的惊天巨响轰然炸起!原来是那辆包铁冲车以雷霆万钧之势猛地撞在了厚重的城门之上。
刹那间,木屑横飞,混合着青铜铆钉四下迸发,火花四溅,场面极其骇人。
城楼上的赵军都尉见状,心急如焚,声嘶力竭地吼叫着指挥士兵将早已烧沸的油瓮奋力推落下去。
“噗。”油罐落地,赵军又将燃烧的火把丢下,轰隆隆燃起大火。
只听得下方传来阵阵惨绝人寰的凄厉叫声,那些被热油浇中的秦军士兵瞬间变成了一个个浑身冒烟、焦糊不堪的人形火炬,在城门处痛苦地翻滚挣扎着。
同样的手法被运用在云梯上,十数架云梯被烧毁。
而在城墙的拐角之处,三名身经百战的秦军锐士已经成功地攀爬上了女墙。
为首的一人手持一对寒光闪闪的双弧钺,他显然有着自己的章法,左右挥舞,气势如虹,瞬间便劈开了两名前来阻挡的赵军士兵。
然而,正当他准备继续冲锋陷阵时,猛然抬头的一瞬间,一支粗大无比的床弩巨箭如闪电般破空而至,准确无误地洞穿了他胸前的铁甲!
那支铁箭簇挟带着强大的冲击力和破碎的骨头,硬生生地从他的后背透体而出,惯性还带着他的身体跌落城墙。身经百战的老兵,瞬间死的不能再死。
此时,城下的投石机不断抛出熊熊燃烧的火球,都是加了料的,这些火球犹如流星划过战场上空,将半边天空染成了触目惊心的血红色。
其中一些燃烧的礌石不偏不倚地砸中了城中的粮仓,顿时引发了一场熊熊大火。
只见无数金黄的粟米夹杂着点点火星,宛如一道绚丽夺目的金红瀑布一般倾泻而下。
这些粟米与守军的鲜血相互交融,顺着城墙流淌到墙根处,汇聚成一滩泥泞不堪的赤沼,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血腥气息。
整个战场已然化作了一幅人间炼狱般的恐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