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会整个由冢本幸子包办,为此她还专门安排了主持人,除了一个比较脸熟的11区女主持人之外,她还专门安排了一个神州留学生做中文/粤语主持,在场的诸位导演、监督,除了斯蒂芬周有些沉闷之外,其他人虽然都是带着更多的目的来参加这个会议的,都保持着某种社交的热情。因此这样的安排,赢得了所有人的欢迎,如果不是胡海希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关注的话,他们甚至不反对请记者来参加这个会议。
胡海希被安排以领导的身份讲话,因为被讨论的四部片子,都和他有关系,其中三部都有他的投资。
胡海希说的很简单,他很明确地表示,这既是导演和相关业内人士的一个专业的讨论会,也是一个从投资者和观众们的角度参与的讨论会,为了就是进一步探讨电影的未来题材和未来发展——如果允许的话,应该有这样的野心。当然,题材还是要局限在一个小领域——胡海希觉得应该局限在青年喜欢的其他领域的题材,譬如动画、漫画、轻小说向影视领域映射这个领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紧急赶来11区的令狐beyond,此时他正有些晕乎地坐在大厅里,看了看自己身边都是自己崇拜对象的导演和演员,一时之间有些感慨,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对于令狐来说,如果不是胡海希这只蝴蝶扇了一下翅膀,他虽然有在网络小说历史上留痕的作品,但是终究不过是一个仆街的写手罢了,但是此时此刻,他就坐在这样的场合,参加这样层次的会议,如果一切顺利、正常,即便是十年以后的纷舞妖姬大概也达不到他的档次。
胡海希所讲的言论过于实用主义,应用范围过于狭窄,对于在场的导演监督大概只有仅供参考的价值,但是考虑到他是一个大金主,所以在场的导演和监督有空大概也会琢磨按照胡海希所指明的方向去寻找一些趣味的题材。
当然,他们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鉴赏同行的作品上了,这四部电影几乎都对11区市场抱有极大的野心。
第一天上午,开篇欣赏的作品是徐恪的《fatestaynight》,因为出现在放映现场的都是还未上映的电影,因此安保工作非常重要。冢本幸子安排的保安守好了放映厅的里里外外,顺带着一切摄像的设备都被禁止带入放映厅——在这样的情形下,对《fatestaynight》的鉴赏开始了。
主持人用简单的开场白对整个项目的来由进行介绍之后,大家凝神屏息,静候电影的开始。
实际上,就剧情而言,徐恪并没有多大的创新,电影故事还是按照原着的剧本走的,只不过削掉了许多无关的支线情节以减少影片时长,但是即便是这样,初剪的影片长度也达到了2个小时40分钟。也许可以分成上下两集,也许可以出导演剪辑版的dvd。胡海希一看这个时长就这样想。
对于徐导演来说,演员的亮相才是重点,每一个原着的人物虽然不是在影片中严格对应,但是他们的出场都让人眼睛一亮——被徐导演教导过的演员最起码摆脱了11区舞台表演那种浮华、轻浮和随意,在场景布置和服装上下功夫直接提升了表演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在表演风格上内敛了许多,台词和他们的表情动作总算是和她们所设想的绚丽的场景相配合了,这一点倒是看得在场的11区导演点头不已——不愧是烧了两千万美元的电影。不过这毕竟还是一部年轻人的电影,表演的能力还是有参差不齐的地方。
海格力斯魁梧如同天神的身躯,让胡海希忍不住联想起了第一次看到施瓦辛格,更不要说美杜莎带来的惊艳。但是当泰勒?斯威夫特所扮演的saber被召唤出来的时候,现场所有的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最耀眼的还是年轻的亚瑟王,那坚毅的眼神和严肃的表情,靓丽的盔甲,以及头上那撮呆毛,简直就是二次元的saber在三次元完美的再现,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也许泰勒?斯威夫特本人会被黑子挑剔有种种缺陷——譬如身高,但是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出场强烈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个镜头简直媲美于《倩女幽魂》中的小倩的出场,就好像小倩本人重新定义了女鬼的形象一样,泰勒?斯威夫特的这个镜头就好像是对saber最完美的一次cosplay。不,应该说徐导演在这个镜头上下了大功夫,这绚丽的出场和泰勒?斯威夫特此时的气质,并不是动画场景的简单再现,而是一种深刻的诠释。
坐在徐恪身边的斯蒂芬周当即忍不住轻声问道,“你这个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
可以预见,月厨也一定会为了这个镜头反复刷这部影片,这个镜头也会成为这部电影最典型的代表被人们反复提及、在签名图片、头像上反复引用,最后成为一个典型的标记,徐恪会就因为设计好了演员的形象就在这部片子上获得成功。所谓的镜头美学的成功,在这部《fatestaynight》中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中方的导演也许还有几分抵抗力,11区方面的导演直接沦陷于这些镜头了。动漫业过于发达,导致11区在真人电影方面缺乏足够的探索,因此他们在动漫题材的翻拍上,手法一向比较陈旧。徐恪眼下所做的对他们来说,似乎是把技艺玩到了新高度,一时之间,他们只有顶礼膜拜的份。
接下来就进入到了典型的香江电影的节奏,几场从者之间的打斗并未超出香江电影的最高水准,不过和整个剧情融洽得相当自然,也极大地展现了人物的风采,徐恪本人在打斗场景的拍摄上显得颇为克制,这就给了观众意犹未尽的同时感到兴致盎然,对下一场的打斗抱有期待。
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因为战斗的意志的表现更加鲜明,在战斗中的死亡都对他们的形象产生了加分,结局的时候情绪舒缓地释放更是给了观众缓和情绪进行回味的时间。所以当整个片子结束的时候,在场的观众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发自内心地给予鼓掌。
徐恪导演颇为矜持地对大家的热情予以回礼。但是接下来的探讨会就有些一塌糊涂了,斯蒂芬周不说话,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11区的导演只有溢美之词,反复询问的都是场景的美学设计和镜头的拍摄手法等等,一时之间根本没有空对电影的整体进行思考同时进行针对性的批判。
胡海希倒是憋了一肚子的想法,但是不太适合说出来,因为11区人完全体会不到他的感觉。
一直以来,徐恪导演都以对电影技术的追求而知名,被称为技术狂人,电影剧情一向是他的短板。或者这样说,因为他有时候思路太过于天马行空,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所以偶尔会与时代脱节,电影有时候也显得有些支离破碎,因为要容纳他的奇思妙想,电影本身就需要更大的容量。
正如这部片子作为妥协的2小时40分的长度一样,因为有原着和动画片作为样本,所以徐导演就仅仅发挥了自己擅长塑造人物形象,擅长场景场面的能力。
胡海希认为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不太徐恪,哪怕画面和演员的表演都达到了徐导演的要求,带有浓重的他的印记,但是从本质上讲,这其实是一部中规中矩之作。
胡海希之前就和徐导演谈过话了,徐导演对于继续拍摄续集的工作觉得很勉强,他以后大概都不会再接拍摄同类作品的工作,因为不能编剧让他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他内心还是有几分不爽。哪怕这一次在技术上烧钱烧得很爽,并且电影的成败实际上和他已经没有关系了。
所以无论11区人是觉得如何惊艳,觉得一定能够在票房上爆出一个大炸弹,胡海希都有几分失望,因为这部电影似乎就预示着同类电影的最高水平——眼下也就罢了,目光长远的人不免有几分失望。
这就很尴尬了,对于胡海希来说,这就好像挖开了一个金矿,挖到了第一桶金,然后愕然发现,自己没有便利的工具了。
但是算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反正操心也应该是11区人操心。
因此上午观影后的讨论局限在了技术和技巧上,这确实是徐导演的长处,大家关注的也是技术手段和手法,而不是导演的思想和影片的内涵,因为这部片子一开始的层次就局限在这里,原作就是那种高度。动漫改编的真人电影就如同超级英雄电影一样,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看的就是效果。
在场的人也明智地没有讨论这个话题,因为讨论这种动漫的主题就好像中二病一样,并不是谁都是宫崎骏这种层次的人物。
吃过了盒饭,大家依然意犹未尽。斯蒂芬周凑到徐恪导演身边,和他探讨拍摄的经验。在导演这个行当,斯蒂芬周依然缺乏经验,并且他自认视野有些狭窄。
倒是今敏导演凑到了胡海希的面前,“这种带有严重个人风格的电影很难复制吧?”他这样问道,“如果要大规模地把动漫题材改编成真人电影,还是很有难度的吧?”
“是的,毕竟这样级别的导演不能量产。”胡海希说道,“不过这种问题还是交给九条良实先生去头疼吧!”他这样说道,坦白直接。
实际上《fatestaynight》也是胡海希强行催熟的产物,谁也不知道动漫改编应该如何做,也需要失败好几个项目才能够摸索出来一些规律。
如果一开始就任由徐恪导演自行探索的话,说不定会产出品质更高,风格更瑰丽的作品,但是胡海希不能承担这其中失败的可能性,便强行限制徐导演的发挥,把剧本限定死了,然后让他在画面和演员表演上来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最终的成品有惊艳的一面,但是也落实了在某些方面看来是一部四平八稳的商业作品,不过这也极大地避免了作品失败的可能性。
这些个11区导演都是有水准的,所以实际上他们讨论技术问题正是为了避免某种尴尬。况且,这部电影明显就是为了市场而生产的,甚至可以说是专门为11区电影市场定制的,最终的成功要靠票房来证明,空泛地批判电影的缺点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是不知道届时票房的成功能不能让徐导演回心转意,继续接拍续集的工作。
到了下午,欣赏的电影就变成了斯蒂芬周的《长江七号》。
斯蒂芬周有成为伟大的导演的潜质,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需要经验了,特别是他试图脱离自己原来的巢臼,走另外一种不同风格的时候。
《长江七号》就是追求深度的一种尝试,但是无论怎么看,这种追求尝试都有一点因为导演功力不够而产生的肤浅和表面。尽管观看过程中,大家不时时被剧情和场景逗得哈哈大笑,胡海希越是看下去,就越是觉得心中仿佛若有所缺,这部电影给他的感觉并不完整。斯蒂芬周一本正经地想要表现父子情,反而不如当初无厘头所展现的爱情那样深刻。
而把自己的作品拿给一群专业人士品评的斯蒂芬周明显非常紧张,胡海希注意到在放映的过程中,他不时时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地打探别人脸上的表情,当大家哈哈大笑的时候,他就要多松一口两口气。这位腼腆的人此时大概为自己想要取电影节的打算而感到后悔。
下午的时间更加充裕一点,不过这显然对斯蒂芬周构成了更大的压力,因为和上午徐导演的影片播完之后大家主动鼓掌不同,《长江七号》播放完之后,现场有些过于平静了。
主持人颇有几分焦虑地登台,试图挑起话题,但是没有谁愿意首先发言。
“把话筒给我吧。”胡海希主动站了出来说道,“我觉得过审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开场说道,“过神州电影的上映审查肯定没有问题,故事整体上讲,老少咸宜。但是感觉和我以前对周导演的印象差距有些过大,我不太适应,影片在夸张和写实之间似乎有些游离,整体上讲,风格似乎有些过于中庸,没有达到艺术性的表现效果。我不知道导演在选择上是一开始就这样确定的,还是说有顾虑。”
胡海希所说的话,终于拉开了讨论的序幕,大家开始畅所欲言,作为翻译的主持人也开始了忙碌的翻译工作。
大家的一致的意见是,这是一部四平八稳的面向儿童的电影,虽然有丰富的寓意和主题,但是在表现上没有达到体现这种寓意和主题的效果。
主要还是经验不足——对于斯蒂芬周来说,转型到自己不熟悉的题材领域,又要表现和以前不同的风格,自然而然有些拿不到调。
不过斯蒂芬周倒是没有马上想胡海希表示自己不去电影节了,第一天的电影看完了,都是神州导演的片子,第二天就要看11区导演的作品了。斯蒂芬周卯足了劲想要看看两位动漫界的大师是什么样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