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打打,王源不知道十里红妆有多长,可往前看不到头,往后亦看不到尾,一担担披红挂绿的嫁妆挑子像条长龙,摇摇晃晃地往三皇子而去。
王源看着清朗的天空上忽然涌现的一丝阴云微微皱了皱眉,然后转身上了马车。
赶车的是暗卫里的四十七,年龄刚刚二十出头,身形魁梧,外表唬人,还正好长了一张大众脸。
关键这人对于记人很擅长,短短几日,就将见过的贵人、贵人的侍卫、府邸、官职都记得七七八八了,正好顶替了阿七的差事。
阿七因为断了臂,标志性太过突出,继续留在威远侯府,在姬海的手底下做事。
别看阿七断了臂,但是个眼明心亮的,跟着王源的日子也算是最长的,隐隐有侯府二总管的势头了。
“四十七,回公主府。”
“是。”
四十七什么也不问,直接调转马头往公主府走。
跟车的听雨、阿十、明霞以及焦文卓留下的十几个侍卫一声不吭,逆着人流往另一个方向而去。
王源忽然道:“听雨,我父亲今日去了何处?”
听雨想也没想道:“老爷带着两个侍卫和柱子往清水湖去了,那里往南面而去就是据说是神隐门的方向。”
王源想了想,清水湖在天狼关以内,西疆尚武,天狼关以外争斗频繁。
可天狼关以内,百姓受教化也好,被威慑也好,还算遵规守纪。
放心之余又叹息,他不知道父亲和娘亲之间的感情有多深,王昌明也从来没有说过,但一言一行都在追寻着柴蓉曾经走过的痕迹。
去走走也好,只要不去三皇子府就好。
王源回府用的时间很短,换了身衣服就出来了。
明霞和明月噘着嘴,公主乃一品宁国公主,居然穿成这样,关键还是去参加三皇子的大婚,太不符合身份了。
听雨看着迎着阳光快步走来的王源神情也有些怔忡,没有换回男装打扮,但却穿着一身利落的窄袖瘦身暗纹织金交领紫色长袍,鼓鼓囊囊的腰身一看就知道藏了不少东西。
另外肩上还披了件黑色薄锦披风,头发高高束成马尾,用玉箍扣住,眉毛描长了些,一股英气扑面而来。
“公主,您这是……婚礼有变数?”
听雨瞬间脑子里已经转了好几个念头,之前的一幕幕迅速在脑子里连成了一条线,能想到的就是三皇子婚礼上会有突发事件。
王源看了眼听雨,指了指天:“天机不可泄露,你们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另外,明月,你一会儿就去……”
听雨皱眉:西疆皇城,公主能去哪里搬救兵呢?
皇帝带着皇后、太子带着太子妃和皇长孙、九皇子和其他未成年的皇子一起都去了宴席,皇家人谁都不会落下,公主能有什么能耐搬到救兵?
王源交代完后,利落地上了的卢,一行人快速小跑着往三皇子府而去。
两府离得不远,但再不远也是有距离的,绝不能到的比皇帝皇后还迟!
果不其然,王源到的时候,花轿都已经迎了进去,正在往正堂内走。
一桌桌宾客都已落座,全都望着新人等待着观礼。
王源面带微笑,双眼扫视四方,只带了听雨、阿十和明霞进来,三人低着头顶盯着众人的目光跟在王源身后找到了位置。
然后听雨和阿十都被带走了,只留了一个明霞在身侧。
王源施施然地坐在了前排公主那一桌上,一张桌子上坐了四个公主,她的等级最高,对着已经就坐的几人微微点头就看向了新郎新娘。
完全不在意另外三个皇帝的亲女儿的想法。
王源目光随着新郎新娘来回转着,默默地将正堂内外收入眼底。
座次上因为还没有正式开席,又是观礼的时候,男女宾客没有分开,整个正厅加前院都处都是人,亏得主办的人得力,才没有乱成一团。
其中太子坐在左边正中间的位置,太子妃坐在右边正中间的位置上,依次排列,与太子同桌的是二皇子,剩下的想必都是几位皇子。
与太子妃同桌的想必都是皇子妃,连二皇子侧妃都在座,只是坐在末尾。
太子的下首一桌坐的一看都是朝中官员,相应的太子妃下首坐的都是官员夫人,按照诰命品级一桌桌排下去的。
正厅内,大魏和西疆两国的礼官分立两边,此时正是西疆的官员在长篇大幅地念着祝词,整个皇子府认真听的估计就是大魏的礼官了。
西疆的祝词刚刚念完,大魏的礼官就接上了。
两方好像在祝词上较这劲,一个比一个用典讲究,希望通古今之变,成一方之言,众目睽睽之下比赛着彰显两国的文治高度。
王源看着盖着厚重盖头的新娘身形微微晃动,不禁有些同情,结个婚,仪式太过隆重也是遭罪。
突然门外响起了众人心心念念的声响,一个尖利的公鸭嗓子远远地就扯开了喊:
“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冗长的祝词终于止住了,太子为首,却因为腿疾,让二皇子抢了先,带着皇子皇女和文武官员呼啦啦地向前迎了过去,见到皇帝和皇后的銮驾远远地跪下磕头请安。
王源缓缓地落在后头,将整个院子又打量了一遍,目光落在皇帝身后的禁军统领身上。
此人甲胄在身,面无表情,将皇帝护的寸步不离左右。
皇后娘娘身侧站着女官,身后的侍卫打眼一瞧,估计在百人左右,就是不知都是禁军护卫还是一般宫人?
皇帝满面春风地径直走入了正厅,与皇后坐在了高堂的位置。
柴济川和怀朔郡主重新并排站在了正厅中央。
礼官扯着嗓子高声唱礼:“请皇子、皇子妃上前,上香,拜天地!”
左右礼仪将点燃的香烛递给三皇子和怀朔郡主,两人双手持香站立。
“一拜天地,感谢天地为媒,赐良缘!”
“再拜天地,祈求天地保佑,永同心!”
“三拜天地,愿天地见证,共白头!”
两人恭敬的一一拜着,手中的香烛被礼官收走,插入了正堂摆着的香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