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
听到汉斯说握住德国的手,就能让波兰独立,毕苏斯基再也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当然,这不是喜悦的笑,而是荒谬至极的笑。
“我活了这么多年,竟然听到了德国要让我们波兰独立的话!而且,这话还是从皇帝女婿嘴里说出来的!”
波兰独立。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毕苏斯基和波兰人几百年来魂牵梦绕的呢?
但德意志帝国,还是皇帝的女婿,根本没有资格说出这句话。
这就像是天皇的女婿跑来殖民地说要让殖民地独立一样,简直荒唐至极。
但不管毕苏斯基怎么想,汉斯的态度却十分认真。
“很抱歉,但这可不是拙劣的玩笑。德意志帝国确实有意接受波兰独立,当然,是有条件的。”
“那是肯定,如果你要是扯什么善意或者良心之类的鬼话,管你是不是皇帝女婿,我恐怕早就一拳揍你脸上了。”
当然,这话只是玩笑。
毕竟毕苏斯基再怎么冲动,也不会蠢到在柏林的中心地带干这种事。
汉斯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并未在意他的言辞,而是继续向毕苏斯基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提出波兰独立的问题。
“首先,就像将军所想的那样,我认为欧洲很快会爆发战争。而且,这场战争必然会在德国和英国、奥匈帝国与俄法联盟之间展开。”
毕苏斯基没有反驳,而是点了点头。
以当前欧洲的势力格局来看,这简直是显而易见的事。
“所以,你的意思是,想让我们波兰独立,成为对抗俄罗斯的先锋?”
然而,这与奥匈帝国对毕苏斯基和波兰独立军的期待并无二致。
正因如此,毕苏斯基意识到眼前这个被称为俾斯麦继承人的年轻人,恐怕另有深意。
名声响彻欧洲的汉斯·冯·乔,若只是为了说这种老掉牙的废话,根本不必把他专程叫到柏林来。
果然,汉斯的计划远远不止于此。
“波兰,只是一个开始。”
“嗯?”
“芬兰。”
“!”
“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甚至如果可能的话,高加索三国,乃至中亚。”
让所有能从俄罗斯独立的地区全部独立。
这,才是汉斯的真正计划。
......
很久以前,汉斯曾与施里芬讨论过施里芬计划,并深入思考如何摧毁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这个国家,凭借其广袤的领土、臭名昭着的泥泞季(pacпy?тnцa),以及“严寒将军(General winter)”带来的恶劣自然环境,对进攻方而言是个极难攻克的对手。
正因如此,曾经几乎征服整个欧洲大陆的拿破仑和希特勒,最终都败在了俄罗斯手上,甚至连自己的命运也一同葬送。
而如今,连拿破仑那样的旷世名将都不在,德意志帝国军队又不像希特勒那样能在六周内击败法国,还要在这种情况下对抗俄罗斯,胜算根本微乎其微。
当然,施里芬计划最初设想的大俄战目标并非莫斯科,而是沙俄的首都圣彼得堡。
“但归根结底,区别也不大。”
远征圣彼得堡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一旦德军逼近,尼古拉二世和俄罗斯政府必定会弃守圣彼得堡,将首都迁往莫斯科。
因此,汉斯断言,想要用传统的正面战术击垮俄罗斯帝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你认为该如何攻略这头冰原上的庞大棕熊呢?”
“很简单。让波兰等被俄罗斯帝国压迫的地区独立,增加我们的盟友,同时激化俄罗斯内部的不安。”
“......你认真的吗?”
施里芬的反应自然极为不爽。
尽管他欣赏汉斯,但他本质上仍是普鲁士的容克贵族,而在容克眼中,波兰是必须征服的土地,绝不值得施以仁慈,更不该让其独立。
因此,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不仅大规模吞并了波兰领土,还策划了一场种族清洗,计划驱逐该地区的波兰人和犹太人,以建立所谓的“波兰边界地带”。
不过由于战争形势对同盟国愈发不利,这一计划很快被废弃。
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帝国在波兰占领区建立了傀儡政权——波兰摄政王国。
至于波兰人如何看待德国的这种做法......答案已经不言而喻。毕竟这不过是波兰会议王国的翻版罢了。
“但请考虑一个事实。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在法国战线部署大量兵力,这就导致东线战场的兵力相对不足。”
那些阴险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在他们主导的战争题材作品中总是把自己塑造成主角,但实际上,法国才是西线战场的真正主力,也是协约国的中坚力量。
而德国,却不得不单独面对法国的全面进攻。
“当然,英军也在战场上,但至少在战争初期,英军在欧洲大陆的远征军规模有限,所以这场战争初期,德国只能独自应对法国。”
情报部门正在运作,如果顺利,或许比利时也会加入“凯撒联军”,但比利时兵力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提供有效支援。
“但若能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使其成为我们的盟友,我们便能大大减轻东线战场的压力,同时还能腾出手来支援奥匈帝国。”
“即便我们占领了波兰......”
“波兰人会听侵略者的命令吗?他们不反抗就已经是万幸了。”
“......”
事实证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驻波兰的总督汉斯·冯·贝瑟勒(hans hartwig von beseler)曾试图用种种手段拉拢波兰人参军,但波兰人给出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滚出波兰!”
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德国人还是俄国人,都只是换了个名字的压迫者。
再考虑到波兰民族主义的强烈反抗精神,与其试图吞并波兰或将其变为附庸,不如干脆让波兰独立,并扶植德国皇室成员或亲德势力担任君主,使其成为德国势力范围内的卫星国。
不仅是波兰,其他民族同样如此。
“在西线,我们牵制住法国和英国的军队,同时在东线重演‘坦能堡战役’,彻底击溃俄军,并推动波兰、乌克兰等国独立!”
历史上,在东普鲁士,仅凭区区一支军团,德军便击溃了兵力两倍于己的俄军。
若再增派一到两支军团,并确保奥匈军队在加利西亚战场不至于崩溃,胜利将指日可待。
“最后,我们再投放列宁,引爆俄国革命,迫使俄罗斯帝国尽早退出战争。”
接着,集中力量消灭法兰西,并警惕意大利倒向协约国。
这,便是全新的施里芬-汉斯计划。
当然,考虑到苏联的存在,仍有隐忧。但正因如此,汉斯认为,必须在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上扶植更多独立国家,使其纳入德国的影响范围。
“无法阻止苏联的诞生?那就尽可能地削弱它!”
光是失去乌克兰这片粮仓,苏联的国力便将大打折扣,根本无法再现历史上的强盛。
从个人角度而言,汉斯甚至希望让拥有巴库油田的阿塞拜疆也独立,但考虑到德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有限,暂时只能先观望局势再做决定。
“而且,苏联这个国家的存在反而会进一步稳固德国对东欧卫星国的影响力。”
这就是所谓的“敌对共存”。
此外,为了避免重蹈拿破仑的覆辙,还必须让某个势力担任“终极恶角”,因此苏联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这一切,目前还无人知晓,是独属于汉斯一个人的秘密——至少现在是。
......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称你为俾斯麦的继承人了。”
听完汉斯的计划,毕苏斯基瞪大双眼,满脸震惊地看着他。
既然无法直接击垮俄罗斯帝国,那就让所有可能独立的地区统统独立,以此在四面八方制造混乱,从内部将俄罗斯瓦解......
这种想法,正常人能想得出来吗?
毕苏斯基摇了摇头,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绝对不可能。
“从波兰的立场来看,这个提议倒也无可厚非,只是......”
德国的提议,当然是有代价的。
一旦接受这个协议,波兰就必须永久放弃对德国统治下波兰领土的所有权利。
更重要的是,未来必须从德皇的儿子或德国王室成员中选出一位成为波兰国王。如此一来,尽管波兰在名义上独立,但在实际上仍然无法摆脱德意志帝国的影响,哪怕不至于沦为傀儡国,也仅是略胜一筹。
但即便如此,毕苏斯基朝思暮想的波兰独立,终于触手可及。
更何况,他在接受奥匈帝国支持时,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形势所迫,波兰或许会成为奥匈帝国的附庸。
事实上,奥匈帝国一直希望建立一个由哈布斯堡皇帝统治的波兰王国,就像波希米亚或匈牙利那样。因此毕苏斯基的忧虑并非毫无根据。
相比之下,汉斯·冯·乔侯爵的条件至少保证了波兰的完全独立,这已经足够诱人。因此毕苏斯基根本无法拒绝这个提议。
“可德皇陛下和容克们的想法,真的与你一样吗?”
他的担忧依然存在。
毕竟不管怎么看,威廉二世和那些容克贵族都不太可能喜欢眼前这个城府极深的外交大臣的计划。
“陛下已经同意了。”
“当真?”
毕苏斯基瞪大双眼,汉斯则像刚从战场激战归来的老兵一般,神色沉稳地点了点头。
要想说服威廉二世,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战争爆发后,让波兰独立?”
当初汉斯刚上任外交大臣时,呈上的报告已经让威廉二世惊愕不已,而紧接着,他又提出这样一个提议,让德皇不由得提高了嗓门。
随后,威廉二世反过来给出了一个建议。
“我倒是不反对让俄属波兰独立,毕竟作为缓冲区也不错。但何必让它完全独立呢?倒不如在波兰建立一个自治王国,把经济、军队、铁路交通全部掌握在我们手中,由皇储来统治。”
“......陛下,这和殖民地有什么区别?”
哪怕是傀儡国,也不至于如此彻底。
因此汉斯和往常一样,不厌其烦地劝说起德皇。
“爸爸,我丈夫可从没说错过什么,您就不能相信他一次吗?”
“咳、咳咳......”
当然,说服德皇的不仅仅是汉斯的言辞,还有路易丝·维多利亚公主的撒娇攻势。
夫妻一心,携手共劝,深爱小女儿的德皇最终还是妥协了,脸上的严肃也渐渐缓和,最终站在了汉斯这一边。
“至于容克们,将军阁下就无需操心了。这是我的问题。”
只要拿“世界大战的胜利”为由强行推动,即便是容克们,也无法做出过激反应。
当然,等到战争结束,他们必然会重新抬头,发出无休止的抱怨。
不过汉斯本就打算在大战后清算容克阶级,而他们的反对,反倒成了铲除他们的绝佳借口。
——准确来说,是剥夺他们的权力,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听完汉斯的保证,毕苏斯基终于满意地笑了。
“还好,这趟柏林之行,没白费时间。”
“这么说,将军阁下愿意接受我的提议?”
“反正是给俄罗斯添堵的事,除了我们波兰人,谁还能比我们更擅长这个?”
当然,毕苏斯基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独立的承诺。
“不过,既然波兰要放弃德国统治下的波兰领土,那么相应的,俄国的领土也应该分配给我们。另外,我希望立陶宛也能归还给波兰。”
“立陶宛吗......”
汉斯沉吟起来。
考虑到波兰与立陶宛特殊的历史渊源,毕苏斯基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奇怪。
毕竟,他自己就是立陶宛出身的波兰贵族。
“前者可以考虑,但立陶宛的问题,恐怕还是得先征求当地人的意见。”
“这倒也是。”
“所以,不如等以后举行公投,再做决定。”
毕苏斯基毫不犹豫地点头。他深信,立陶宛人一定会选择重新与波兰合并。
然而,他未曾意识到,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立陶宛人已经不再眷恋昔日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而是更倾向于独立建国。
“那么,交易达成。”
“不错的交易。”
两人相视一笑,握手言和。
至此,波兰人在大战爆发后,势必会在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对抗俄罗斯。
但这还远远不是终点。
汉斯要见的人,还有很多。